您在这里:
iMeta(IF=23.7) | 新突破!最新研究揭示慢性乙型肝炎肝内炎症的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
世界生命科学大会 2024-07-09 15:13:27 发表于 北京



INTRODUCTION

研究介绍


研究背景

Background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全球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约有2.6亿人受到其影响,每年导致超过70万人因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而导致死亡。尽管抗病毒治疗,如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的联合使用,广泛应用于CHB患者,但这些治疗方法无法根除病毒,实现CHB的功能性治愈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除此之外,肝内炎症的形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而多组学研究为揭示CHB肝内炎症机制提供了新的希望。

近日,深圳三院—深圳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卢洪洲/陆蒙吉/王俊/李倩团队在iMeta(IF=23.7,位列微生物学期刊全球TOP 2/161)发表了题为 Cell-type specific expression analysis of liver transcriptomics with clinical parameters to decipher the cause of intrahepatic inflammat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B 的研究论文,以解析慢乙肝患者肝内炎症相关基因细胞特异性差异表达探索肝内炎症发生机制。



研究目的

Objectives

该研究旨在通过整合肝脏的整体转录组数据单细胞测序数据临床数据,从多组学角度分析导致CHB肝内炎症形成的因素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贝叶斯线性模型,将基因表达与临床参数联系起来,并更新了特定细胞类型的表达分析(PSEA),以在不同临床阶段将整体基因表达分解为特定细胞类型。这种多组学整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揭示CHB肝内炎症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为未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见解(图1)

图1 该研究的研究流程

KEY POINTS

研究要点


研究过程

Process

1、患者分组与临床阶段

研究团队选取了82名CHB患者,根据HBeAg状态HBV血清载量血清ALT水平,将患者分为四个临床阶段:HBeAg阳性慢性感染HBeAg阳性慢性肝炎HBeAg阴性慢性感染HBeAg阴性慢性肝炎。对肝活检样本进行的组织学检查排除了脂肪肝和其他肝病患者。


2、肝内基因表达上调

主成分分析(PCA)显示,CHB患者肝内基因表达谱在慢性肝炎阶段显著上调,特别是与免疫过程相关的基因富集。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揭示了多种已知的肝损伤途径,如细胞凋亡、焦亡、坏死和自噬性细胞死亡的上调。(见图2)


PCA分析:揭示慢性肝炎阶段与慢性感染阶段在基因表达上的显著差异。

GSEA分析:显示多种与免疫和炎症相关的基因在慢性肝炎阶段上调,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

图2 肝内基因表达上调

(该图展示了基于单细胞 RNA 测序数据的肝脏中细胞类型特异性标记基因,揭示了与免疫过程相关的基因富集。图中还包括了与肝损伤相关的途径,如细胞凋亡、焦亡、坏死和自噬性细胞死亡的上调情况。)


3、单细胞RNA测序与细胞类型特异性标记基因

研究合并并标准化了来自人类肝脏的三组10×基因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映射并可视化了13种细胞类型。通过UMAP方法,将这些细胞类型如肝细胞、胆管细胞、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进行展示和分析。(见图3)

 通过UMAP方法分析了单细胞RNA测序数据,识别并可视化了肝脏中的13种细胞类型,包括肝细胞、胆管细胞、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每种细胞类型都有特异性的标记基因,如肝细胞的ALB、胆管细胞的KRT19、T细胞的CD3D、B细胞的CD79A和巨噬细胞的CD68。

图3 单细胞RNA测序与细胞类型特异性标记基因

(该图展示了三组10×基因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的UMAP分析结果,识别出13种肝脏细胞类型。每种细胞类型都通过特异性标记基因进行标识,如肝细胞的ALB、胆管细胞的KRT19、T细胞的CD3D、B细胞的CD79A和巨噬细胞的CD68。)


4、免疫细胞特征与肝损伤的相关性

T细胞、NK细胞、成熟B细胞和巨噬细胞在肝炎阶段的肝样本中表达显著上调。血清ALT水平与大多数T细胞和巨噬细胞标记基因呈正相关,而肝细胞标记基因则呈负相关(见图4)

 研究发现,T细胞、NK细胞、成熟B细胞和巨噬细胞在肝炎阶段的表达显著上调,血清ALT水平与这些细胞的标记基因呈正相关,表明它们在肝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相反,肝细胞标记基因与ALT水平呈负相关

图4 免疫细胞特征与肝损伤的相关性

(该图展示了在肝炎阶段,T细胞、NK细胞、成熟B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标记基因表达显著上调,血清ALT水平与这些细胞标记基因呈正相关,而肝细胞标记基因则呈负相关,表明这些免疫细胞在肝损伤中的重要作用。)


5、趋化因子与免疫耗竭标记基因

研究通过PSEA模型分析,发现趋化因子如CCL20和CXCL8主要由巨噬细胞和T细胞达,这些基因与AL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其在肝损伤中的重要作用。(见图5、6)

此外,免疫耗竭标记基因如PDCD1(编码PD-1)和HAVCR2(编码TIM-3)在肝炎阶段上调,提示免疫细胞在慢性肝炎中的功能耗竭。

图5 趋化因子与免疫耗竭标记基因

(该图展示了通过PSEA模型分析的结果,趋化因子如CCL20和CXCL8主要由巨噬细胞和T细胞表达,这些基因与AL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此外,免疫耗竭标记基因如PDCD1(编码PD-1)和HAVCR2(编码TIM-3)在肝炎阶段上调,提示免疫细胞在慢性肝炎中的功能耗竭。)


图6 T 细胞耗竭标志物和巨噬细胞活化趋化因子的病理学验证


6、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作用

研究分析显示,79个ISGs在肝炎阶段上调,其中包括STAT1、STAT2、ISG15、ISG20等。通过PSEA模型,发现T细胞和巨噬细胞主要贡献了这些基因的表达,而B细胞和肝细胞的ISGs表达则与ALT水平无显著相关。(见图7、8)

研究发现,79个ISGs肝炎阶段显著上调,包括STAT1、STAT2、ISG15和ISG20。这些基因主要由T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表明干扰素信号在肝炎中的重要作用。相较之下,B细胞和肝细胞的ISGs表达与ALT水平无显著相关。

图7 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作用

(该图展示了79个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在肝炎阶段显著上调的情况,包括STAT1、STAT2、ISG15和ISG20。通过PSEA模型分析,T细胞和巨噬细胞主要贡献了这些基因的表达,显示出干扰素信号在肝炎中的重要作用。)


图8 CHB 肝脏中不同细胞类型特异性干扰素刺激基因的病理学验证

FINDINGS

研究亮点

1、多组学整合分析:通过整合肝脏的整体转录组数据、单细胞测序数据和临床数据,从多组学角度全面分析CHB肝内炎症形成的机制。

2、细胞类型特异性表达分析:通过PSEA模型,将整体基因表达分解为特定细胞类型,揭示了不同细胞类型在肝损伤中的特定作用。

3、趋化因子与ISGs的关键作用:发现趋化因子如CCL20和CXCL8在肝损伤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特定ISGs在肝炎阶段的上调,揭示了其在肝损伤中的潜在机制。这些基因的显著上调和表达模式的变化提供了关于CHB肝内炎症形成的新见解,可能成为未来治疗的潜在靶点。



DISCUSSION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多组学整合分析,揭示了慢性乙型肝炎肝内炎症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特定细胞类型在肝损伤中的作用,以及趋化因子和干扰素刺激基因在肝炎中的上调,提供了关于肝炎机制的深刻见解。通过了解这些基因和细胞类型在CHB中的具体作用,未来可以开发更有效的诊断工具和治疗策略,以改善CHB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Jun Wang, Qian Li, Yuanwang Qiu, Simo Kitanovsk et al. Cell-type-specific expression analysis of liver transcriptomics with clinical parameters to decipher the cause of intrahepatic inflammat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B. 2024. Published 2024 July 4.



END

文案 | 谢晓婷

排版 | 谢晓婷

审核 | 谢晓婷

发布|姜笑南


世界生命科学大会


RECRUIT

关注我们,获取生命科学

学界前沿促进更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业界前沿促进更快的产品创新与应用

政策前沿促进更好的治理实践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