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这里:
官方发布 新闻中心 健康之声
纵观医学摇篮:2024医学院校“国内外”最新排名!
纵观医学摇篮:2024医学院校“国内外”最新排名!
2024医学院校国内外最新排名2024年“中国医学院校排行榜”“中国医学院校排行榜”目前由“医学界”平台主持,在搜集医学院特有的硬性指标数据的同时,利用“医米调研”的调研平台优势,突出“声誉”方面的调查研究,做好毕业生评价与同行评价等软性指标的制定和数据采集。本次排行榜不包括药科类和中医药类院校,仅涵盖西医院校。全国目前有超过300所高校设有医学专业,其中92所是综合类或理工类高校下设的医学院。独立设置的医药类本专科院校共有225所,包括85所公办本科、25所民办本科、90所公办高职高专和25所民办高职高专。中国医学院校排行榜指标体系向上滑动查看全部中国医学院校排行榜TOP100向上滑动查看全部“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英国教育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QS)发布的年度全球大学排名。QS成立于1990年,是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分析机构之一,其排名系统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认可度。QS世界大学排名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学术声誉:通过全球学术调查,收集学者对大学学术表现的评价。2雇主声誉:通过全球雇主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雇主对大学的看法。3师生比例:反映教学资源分配和学生受关注程度。4引用次数:衡量学术研究的影响力,通过计算每位教师的研究论文被引用的次数。5国际教师比例:反映大学教师的国际化程度。6国际学生比例:反映大学学生的国际化程度。QS排名通过综合这些指标来评估全球大学的综合实力,并进行排名。除了整体排名,QS还提供不同学科领域的排名,如工程与技术、社会科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等。生命科学与医学榜单前十向上滑动查看全部生命科学与医学中国地区榜向上滑动查看全部来源:[1] 医学界 | 医学院校谁家强?医学界2024中国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出炉[2]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4: Top global universities文案 | 杨青林排版 | 杨青林、姜笑南审核 | 杨青林发布|姜笑南世界生命科学大会RECRUIT关注我们,获取生命科学学界前沿|促进更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业界前沿|促进更快的产品创新与应用政策前沿|促进更好的治理实践与发展球分享球点赞球在看
2024-06-27
PNAS(IF=9.4)丨Lecanemab阻断Aβ/纤维蛋白原复合物对血栓和突触毒性的影响
PNAS(IF=9.4)丨Lecanemab阻断Aβ/纤维蛋白原复合物对血栓和突触毒性的影响
INTRODUCTION•✦研究介绍✦•研究背景Background阿尔茨海默病(AD),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大脑中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和血管功能障碍,包括血脑屏障的破坏。这导致血液蛋白质如纤维蛋白原渗入大脑。纤维蛋白原与Aβ的相互作用会恶化AD中的血栓形成和脑血管途径。Lecanemab是一种已被FDA批准用于治疗AD的抗体疗法,能清除大脑中的Aβ斑块并减缓认知衰退。然而,关于Lecanemab的作用机制知之甚少。研究目的Objectives该研究旨在探索Lecanemab如何阻止Aβ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以及它对Aβ诱导的突触毒性的影响。理解Lecanemab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的可能保护机制。METHODS•✦研究方法✦•1使用生物素化的Aβ42原纤维与纤维蛋白原进行结合实验,评估Lecanemab的阻断效果。2分析Lecanemab对Aβ42/纤维蛋白原介导的延迟纤维蛋白溶解和血栓结构异常的影响。
3小鼠器官切片培养中研究Lecanemab是否能减轻Aβ42/纤维蛋白原引起的突触损伤。
FINDINGS•✦研究发现✦•1Lecanemab剂量依赖性地阻止Aβ42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而人类IgG无此效果。(图1)2Lecanemab恢复了Aβ42引起的延迟纤溶,改善了由Aβ42导致的血液凝块结构异常。(图1)3Lecanemab修复了Aβ42对纤维蛋白组装的缺陷,减少了由Aβ42引起的纤维蛋白束变薄和不正常聚集。(图1)4在体外实验中,Lecanemab抑制了Aβ42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当与Aβ42原纤维一起添加到正常人体血浆中时,Aβ42无法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图2)5在小鼠器官切片培养的研究中,Lecanemab能够解离Aβ/纤维蛋白原复合物,防止纤维蛋白原加剧Aβ诱导的突触毒性。(图2)图1图2DISCUSSION•✦研究讨论✦•研究展示了Lecanemab如何阻断并解离Aβ/纤维蛋白原复合物,保护血管和突触功能。揭示了Lecanemab可能减缓AD进展的潜在保护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研究者使用了高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中浓度的lecanemab。这可能会影响其在体内解离Aβ/纤维蛋白原复合物以及清除这些复合物的效力的评估。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lecanemab在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和患者中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在减轻Aβ/纤维蛋白原诱导的突触毒性方面的具体机制。还应考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纤维蛋白(原)进入脑实质的神经退行性影响,这可能需要结合使用lecanemab和其他针对纤维蛋白或相关靶点的疗法来制定更有效的联合治疗策略。参考文献[1] Singh PK, Simões-Pires EN, Chen ZL, Torrente D, Calvano M, Sharma A,Strickland S, Norris EH. Lecanemab blocks the effects of the Aβ/fibrinogen complex on blood clots and synapse toxicity in organotypic culture.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24 Apr 23;121(17):e2314450121. doi: 10.1073/pnas.2314450121.Epub 2024 Apr 15. PMID: 38621133; PMCID: PMC11047064.PROFILEDr. Erin H. NorrisPatricia and John Rosenwald Laboratory of Neurobiology and Genetics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诺里斯博士是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神经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室的研究副教授。她主要研究血管功能障碍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将其用于开发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方法。END文案 | 李    蔓排版 | 李    蔓审核 | 李    蔓发布|姜笑南世界生命科学大会RECRUIT关注我们,获取生命科学学界前沿|促进更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业界前沿|促进更快的产品创新与应用政策前沿|促进更好的治理实践与发展
2024-06-27
Lancet子刊(IF=44)丨双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能否手术治疗?
Lancet子刊(IF=44)丨双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能否手术治疗?
INTRODUCTION•✦研究介绍✦•研究背景Backgroun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性高血压形式,约6%的内分泌性高血压患者中发现。并且通常伴有常规降压方案难以控制的显著高血压。单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由醛固酮腺瘤引起(约30%),患侧肾上腺切除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预后良好。双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治疗上使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进行药物治疗,但高剂量时患者耐受性差。研究目的Objectives评估肾上腺手术对双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是否获益。对双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医疗处理限制了对潜在组织病理学的了解。同时评估切除的肾上腺的组织病理学,以深入了解与可通过手术治疗的双侧疾病形式相关的肾上腺皮质病变。METHODS•✦研究方法✦• 研究队列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18日至2021年3月11日期间在(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六个转诊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56名双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资料。(图1)图1.56名患者分别接受了单侧肾上腺手术(43例)或双侧肾上腺手术(13例)。单侧手术多采取全肾上腺切除术进行,选择切除的腺体与肾上腺静脉采样确定的主导醛固酮分泌腺体一致。双侧手术的方案是单侧全肾上腺切除术和对侧部分肾上腺切除术,或双侧部分肾上腺切除术。没有进行全双侧肾上腺切除术。对于部分肾上腺切除术,选择切除的肾上腺部分基于节段性肾上腺静脉采样指数或肾上腺CT扫描结果。FINDINGS•✦研究发现✦•研究结果:双侧手术后有4名(31%)患者出现了肾上腺功能不全,而单侧手术后没有患者出现这种情况。3名(23%)患者需要短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持续时间少于12个月)(其中一名患者在一侧全肾上腺切除术和对侧部分肾上腺切除术后,两名患者在双侧部分肾上腺切除术后)。第四名患者(8%)在双侧手术两年后(单侧全肾上腺切除术和对侧部分肾上腺切除术)仍需补充糖皮质激素。单侧或双侧手术的其他患者中没有报告其他不良事件,30天死亡率为零。50名(89%)患者进行了6至12个月的随访(单侧手术后的43例中有37例[86%] vs. 双侧手术后的13例中有13例[100%]),40名(71%)患者进行了超过12个月的随访(单侧手术后的28例[65%] vs. 双侧手术后的12例[92%])。在进行了6至12个月随访的50名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四分位距8-12]),37名单侧手术患者中有30名(81%)和13名双侧手术患者中有12名(92%)观察到临床获益(完全缓解、治愈,或显著改善)。在进行了超过12个月随访的40名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四分位距24-63]),28名单侧手术患者中有22名(79%)和12名双侧手术患者中有9名(75%)观察到临床获益。对于实验室指标未完全缓解的患者,也有显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以及抗高血压药物剂量的减少。(图2)图2双侧切除的13对肾上腺中,有10对(77%)显示出类似的组织病理学,两侧均存在相同的醛固酮分泌性病变。五对(38%)肾上腺中存在双侧醛固酮分泌腺瘤;三对(23%)中存在双侧多发性醛固酮分泌微结节;两对(15%)中存在双侧醛固酮分泌弥漫性增生。(图3)图3.研究发现:证明对双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进行肾上腺手术有良好的结果,没有重大的相关不良事件,挑战了目前常规药物治疗双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教条。DISCUSSION•✦研究讨论✦•研究局限性: 1.研究受到多个转诊中心选择的患者队列的限制,存在异质性。 2.研究样本量仍需扩大。未来研究方向:1.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如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并发疾病等)来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2.考虑到手术治疗的长期效果和潜在的迟发性并发症,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研究来评估手术的远期益处和风险。3.增强国际间的研究合作和数据共享,以收集更广泛的样本和更丰富的数据,提高研究的统计效力。参考文献[1] Williams TA, Gong S, Tsurutani Y, Tezuka Y, Thuzar M, Burrello J, Wu VC, Yamazaki Y, Mulatero P, Sasano H, Stowasser M, Nishikawa T, Satoh F, Reincke M. Adrenal surgery for bilateral primary aldosteronism: an international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2 Nov;10(11):769-771. doi: 10.1016/S2213-8587(22)00253-4. Epub 2022 Sep 19. PMID: 36137555.END文案 | 杨青林排版 | 杨青林审核 | 杨青林发布|姜笑南世界生命科学大会RECRUIT关注我们,获取生命科学学界前沿|促进更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业界前沿|促进更快的产品创新与应用政策前沿|促进更好的治理实践与发展
2024-06-26
Nature medicine( IF=58.7)|重大突破!新型血液测试发现特异性诊断渐冻症和痴呆的早期迹象
Nature medicine( IF=58.7)|重大突破!新型血液测试发现特异性诊断渐冻症和痴呆的早期迹象
INTRODUCTION•✦研究介绍✦•研究背景Background发现疾病早期有变化的生物标志物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尤其是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发现可以阻止神经元的不可逆丢失较少。然而,临床上大部分ALS和FTD患者的发现都在中晚期,真是被误诊。因此,亟需寻找疾病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在最近的《自然·医学》杂志上,Anja Schneider 团队发现,来源于血浆的细胞外囊泡表达的TDP-43和3R/4R tau比值可作为FTD和ALS的诊断标志物。该比值与神经退行性病变,以及与疾病严重程度和神经心理学标志物密切相关。研究目的ObjectivesFTD是一类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行为变异型 FTD、语义变异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和非流利变异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其临床表现为精神异常、执行功能障碍等症状。此外,FTD与皮质基底节变性及ALS作为一个疾病连续体,具有相似遗传特征及病理表现。目前,针对Tau和TDP-43表达量的检测样本通常为血液和脑脊液。研究人员往往更倾向于选择无创的血液样本进行筛查或诊断。血浆细胞外囊泡(EV),EV可以在细胞间进行病理性Tau和TDP-43的运输,并诱导靶细胞中的聚集体形成,而且TDP-43在EV中的存在可能反映了与疾病相关的错误定位。在这次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证明了,血浆EV含有大量未碎片化的Tau,他们可以从中检测3R和4R Tau的比值,突破了血液检测FTD的瓶颈。METHODS•✦研究方法✦•研究亮点1通过使用多中心队列参与者的数据,对血浆EV 3R/4R Tau的水平进行了初步研究。(图2)2通过蛋白质印迹和单分子免疫阵列测定等方法进行分析,检测了血浆EV中存在的TDP-43,并且验证了血浆EV 3R/4R Tau比值部分的研究。3这种新的血液检测方法突破了血液蛋白质检测的瓶颈,可对Tau和TDP-43蛋白进行定量检测,为FTD的诊断提供了决定性证据。FINDINGS•✦研究发现✦•1脑脊液和血浆EVs中全长tau蛋白的检测血浆EV 3R/4R tau比值与年龄、性别和病程无关,健康对照、AD和svPPA患者的比值约为1,与正常生理条件和AD Tau聚集体中发现的一致。此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EV 3R/4R tau比值鉴别PSP和bvFTD的准确性很高(AUC均>0.9)。bvFTD中更高的血浆EV 3R/4R Tau比值与认知功能、活动功能受损以及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图2)2血浆ev3r /4R Tau比值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通过蛋白质印迹和单分子免疫阵列测定,证实了血浆EV中存在TDP-43。结果显示,血浆ev3R /4R Tau比值与PSP组的疾病严重程度的临床、神经学和认知指标相关且较低血浆比值的疾病严重程度更高。(图3)结果显示,与血浆EV 3R/4R Tau比值有一些不同,血浆EV TDP-43可用于ALS和bvFTD的鉴别,ALS中的血浆EV TDP-43水平最高,中位值可达到45.45pg/mL,其次为bvFTD,中位值为31.25 pg/mL,相比之下,健康对照和PSP的中位值仅为9.47和9.09 pg/mL,鉴别ALS的AUC>0.91,鉴别bvFTC的AUC>0.85。值得注意的是,在血浆EV TDP-43在鉴别ALS和bvFTD上的准确性更高。表明血浆EV TDP-43水平也与ALS和bvFTD的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3血浆EV - Tau比值和TDP - 43有助于诊断FTD和ALS通过检测特异性的ALS、FTD和FTD谱系障碍患者潜在分子病理学的标志物,发现bvFTD患者血浆TDP-43浓度与ev3r /4R Tau比值呈负相关。这表明高TDP-43水平与低tau比率相关,反之亦然。在没有遗传和神经病理学确诊病例的情况下,血浆sEV TDP-43浓度与sEV 3R/4R Tau比值的图显示,bvFTD病例明显分为两个亚组。两个bvFTD亚组中的一个以低EV Tau比率和高EV TDP-43水平为特征,与ALS重叠,而另一个以高EV 3R/4R Tau比率和低TDP-43水平为特征。总之,血浆EV TDP-43和3R/4R Tau的组合可以区分FTLD-Tau和FTLD-TDP。(图4)DISCUSSION•✦研究讨论✦•研究基于来自德国和西班牙的研究数据和血液样本。他们选择了患有FTD, ALS, PSP或属于健康个体的对照组。这种独立志愿者小组的情况使研究结果得到了广泛的验证。进一步证实了血浆的细胞外囊泡表达的TDP-43和3R/4R Tau比值可作为FTD和ALS的诊断标志物的潜力。参考文献[1] Chatterjee, Madhurima et al. “Plasma extracellular vesicle tau and TDP-43 as diagnostic biomarkers in FTD and ALS.” Nature medicine vol. 30,6 (2024): 1771-1783. doi:10.1038/s41591-024-02937-4PROFILEAnja Schneider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Channiing J.Der 的实验室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外囊泡(EVs)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如a-Synuclein,它们分选到EV中的决定因素以及它们的释放对整个大脑的毒性和疾病病理传播的贡献。此外,研究团队通过原代细胞培养和小鼠模型探讨了ev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生理功能,例如少突胶质ev的作用。END文案 | 王丹华排版 | 王丹华审核 | 王丹华发布|姜笑南世界生命科学大会RECRUIT关注我们,获取生命科学学界前沿|促进更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业界前沿|促进更快的产品创新与应用政策前沿|促进更好的治理实践与发展
2024-06-25
Scientific Reports (IF=3.8) | 新型益生菌提取物或能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Scientific Reports (IF=3.8) | 新型益生菌提取物或能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INTRODUCTION•✦研究介绍✦•研究背景Background骨骼是动态组织,提供保护、支撑和运动功能,同时维持矿物质平衡和造血相关功能。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生成和脂肪生成失衡导致骨量减少的疾病。营养饮食中的因素如钙、维生素D、脂类和辅酶Q10等均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形成。益生菌对人体有益,包括增加抵抗力、降血脂、刺激免疫系统、控制体重、改善能量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某些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显示出抗肥胖效果,可能有助于骨质疏松症。骨髓脂肪组织扩张和脂毒性是骨质流失的重要原因,益生菌可能通过影响血液中的化合物来预防骨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研究目的Objectives研究旨在评估制备的新型益生菌提取物(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lactis KUMS Y33)对人类脂肪来源干细胞(hADSCs)向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分化过程的影响,通过研究特定的分子标记物,澄清其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这是一个过去较少涉及的新课题。METHODS•✦研究方法✦•研究亮点1从传统酸奶中分离出多种细菌进行评估,以表征益生菌的活性/适用性。研究从伊朗西部克尔曼沙省不同地区采集的70份传统发酵酸奶样品中分离出多种细菌菌株,通过在MRS培养基中培养并在模拟胃肠道条件下评估其存活率和耐受性。随后,通过胆固醇吸收能力、细胞附着性、抗病原活性、抗生素敏感性等试验评估这些菌株的益生菌特性。此外,细菌菌株的安全特性也得到评估,包括溶血活性和潜在毒力基因检测。这些步骤为深入了解这些细菌的益生菌活性和适用性提供了重要信息。2细菌鉴定及提取物制备使用特定引物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并通过PCR循环扩增,随后将扩增和纯化的DNA进行测序,并与NCBI和GenBank中的序列比对进行细菌菌株鉴定。接着,在MRS肉汤中培养细菌菌株,分离细菌提取物后调整pH并过滤,以准备用于细胞分化测定。3在该研究中,从脂肪抽吸组织中分离出脂肪干细胞(ADSCs),这些细胞被视为一种多能干细胞的重要来源。提取过程包括酶消化和离心,最终将细胞培养至第四代。随后进行免疫表型分析,通过检测CD73、CD105、CD29、CD34和CD45等标记物,确认其为MSCs。接着进行多能性实验,将ADSCs分化为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培养一定时间后通过染色确认其分化状态。4分离的人类脂肪干细胞(hADSCs)以益生菌提取物进行处理,然后诱导成骨和成脂。为了评估分化过程,进行了Oil Red O和Alizarin Red染色、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以及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特异基因的实时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最终,新菌株被测序并在NBCI上注册。FINDINGS•✦研究发现✦•基本信息描述1Y33菌株展现出在模拟胃肠道条件下的高存活率 (图1),突出的胆固醇吸收能力 (图2),显著的附着能力以及自聚集和共聚集能力(图2),强大的抗病原活性(图3),较高的抗生素敏感性(图4),无溶血活性,以及通过16S-rRNA基因测序准确鉴定的特点。这些特性使其成为潜在优秀的益生菌菌株,有望在促进肠道健康、维持微生态平衡和提高免疫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图1:在pH 2.5下孵育3小时和在0.3%胆盐下孵育4小时后,分离的LAB的存活率(%)。所示数值为均值±标准偏差(n=3)。*带有相同字母的数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每种配方进行了单独的统计分析。图2:在胃和肠消化条件下的存活率(%),胆固醇摄取量,表面疏水性,附着能力,自聚集(%),共聚集(%)以及分离的LAB的溶血活性。所示数值为均值±标准偏差(n=3)。*带有相同字母的数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每种配方进行了单独的统计分析。图3:分离的LAB菌株对病原体的抑制效果。所示数值为均值±标准偏差(n=3)。*数值为三次重复的均值±标准误差。S(强 r≥20 mm),M(中等 r<20 mm 且 >10 mm),W(弱 ≤10 mm)。图4:分离乳酸菌的抗生素敏感性概况抗生素敏感性谱。红霉素结果基于 R≤13 mm;I:13–23 mm;S≥23 mm。庆大霉素结果基于 R≤6 mm;I:7–9 mm;S≥10 mm。万古霉素结果基于 R≤12 mm;I:12–13 mm;S≥13 mm。I:中间(区直径,12.5–17.4 mm);R:耐药(区直径,≤12.4 mm);S:敏感(区直径,≥17.5)。V 万古霉素,S 链霉素,K 卡那霉素,TE 四环素,E 红霉素,AM 氨苄青霉素,CC 林可霉素,C 氯霉素,CN 头孢噻肟,GM 庆大霉素。*数值为三次重复的均值±标准误差。a–e 同一行中具有不同小写字母的均值显著不同(P<0.05)。2流式细胞术分析(图5)显示出MSC阳性标记物CD105(97 ± 1.2%)、CD73(95 ± 1.1%)和CD29 (94 ± 0.8)高表达,以及阴性标记物CD45(2.2±0.1%)和CD34(5.2±0.4%) 低表达。阿尔西安蓝、茜素红和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ADSCs成功分化为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图6)。因此,根据ISCT75标准,这些分离的细胞在表型上属于AD-MSCs。图5:流式细胞术鉴定 ADSC图6:ADSCs的三系分化。显微镜图像下的白色条纹等于1000 µm。ADSCs成功分化为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因此,根据ISCT标准,分离的细胞在表型上属于AD-MSCs。3这项研究发现一种新型益生菌提取物(Y33)对人类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显著影响。实验证明,该提取物能够增强成骨分化过程,表现为显著增加ALP活性(图7)、提高RUNX2和骨钙蛋白表达水平,并促进胶原I和FGF-23的上调,通过BMP2/RUNX2信号通路促进成骨分化(图8)。同时,该益生菌提取物也显示出抑制脂肪生成的效果,降低脂质积累,减少C/EBP-α和PPAR-γ2的表达水平,从而预防肥胖(图9)。这些发现为该益生菌提取物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以及肥胖相关疾病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图7:Alizarin Red staining(A)和碱性磷酸酶活性(B)受到提取物处理的组。显微镜图像下的白色条纹等于1000 µm。**P<0.01茜素红染色(A)和碱性磷酸酶活性(B)受到提取物处理组。显微镜图像下的白色条纹等于1000 µm。**P<0.01.图8:(A) Red Oil O染色和(B) 受到提取物处理的组的甘油三酯含量。显微镜图像下的白色条纹等于1000 µm。****P<0.0001图9:(A) 受处理组脂肪生成和骨生成标记物的qRT-PCR。脂肪生成标记物(B)和骨生成标记物(C)的Western blot检测。图中B和C部分的blot图已裁剪,以便更好地进行比较。*P<0.05,**P<0.01DISCUSSION•✦研究讨论✦•研究创新性      这项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一种前所未分离的新型益生菌提取物,成功防止了骨髓中脂肪组织的积累,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症。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该研究对人类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了实验,这些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此外,相较于以往研究仅关注骨生成或脂肪生成过程,该研究同时探究了新型益生菌提取物对这两个过程的影响,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性提供了更全面的了解。研究局限性      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益生菌提取物可以抑制脂肪生成并显著增加骨生成,对预防和治疗骨老化,包括骨质疏松症具有积极作用,但人体内复杂系统的总体影响尚不清楚,且尚无法确定提取物中哪种化合物影响这些趋势。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体内研究以验证其效果。      对于从乳制品中分离的乳酸菌株,16S-rRNA基因测序虽然被证明是一种有效、低成本和快速的鉴定和区分乳酸菌株的替代方法,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充分理解潜在机制和确认这些发现的有效性。PROFILEFarjam Goudarzi克尔曼沙阿医科大学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伊朗参考文献[1] Goudarzi, F., Kiani, A., Nami, Y. et al. Potential probiotic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lactis KUMS-Y33 suppresses adipogenesis and promotes osteogenesis in 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Sci Rep 14, 9689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4-60061-2END文案 | Alison排版 | Alison审核 | Alison发布|姜笑南世界生命科学大会RECRUIT关注我们,获取生命科学学界前沿|促进更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业界前沿|促进更快的产品创新与应用政策前沿|促进更好的治理实践与发展
2024-06-25